前台有前台的魅力,后台有后台的魅力。
在前台看完了一场散打比赛之后,再来到后台看一看运动员上场之前的热身训练,你会发现散打的另外一种魅力。
在前台看比赛时,你可能会更多地关注一些散打的“身外之物”,诸如运动员得了多 少分,裁判员亮了什么灯(红灯为红方胜,蓝灯为黑方胜,黄灯为平局)、谁谁谁进了前四等等;而在后台,你看到的是一种剥离了这些“身外之物”的、更为单纯的散打。
这种单纯的魅力首先来自于充斥于四周的声音的震憾。
“唏!——啪!”“唏!——啪!”这是后台训练场上特有的声音。“唏”是运动员嘴里发出的声音,由于散打选手嘴里必须戴上护齿,发力时不能张嘴“哈!哈!”大喊,因而只能咬紧牙关发出“唏!唏!”的声音。“啪”是运动员踢中套在陪练双臂上的脚靶时发出的脆响。
这两种声音都是前台的观众所听不到的,距离的相隔、场内多种声音的嘈杂,使观众们无法听到运动员嘴里的声音;至于脚靶,就更加不存在了。现场的观众最多只能听到拳套击中对方发出的闷响——这还得是场内比较安静的时候。
然而,当你置身于后台、置身于这种无处不在的“唏!——啪!”之声中间时,你会强烈地感受到,正是这种特有的声音,才张扬了散打的雄浑之美、无畏之美和力量之美。这种魅力,大多数观众无法感受到,真是散打莫大的遗憾。
电影人早就知道运用声音的魅力,他们将武打片里每一个击打动作的声音都搞得十分夸张,目的就是吸引观众。散打虽然用不着弄得像武打片那么虚假,但是何不也考虑一下还原其声音的魅力呢?
中国举重队总教练杨汉雄多年以前就呼吁将举重比赛的后台训练搬到前台去,让观众们也能看到选手们在后台的斗智斗勇。散打界是不是也应该慎重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呢?本报南海今晨电本报记者康凯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