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大连人因为生活条件比较差,家长愿意让孩子去吃足球苦以得到一个出路。这样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大连的生活条件虽然比北京上海差一些,但与全国大多数地方相比还是算好的,在人才辈出的大连,极少有家长一开始就指望孩子靠足球吃饭。大连的足球人也不缺乏出路,在实德队中李明、阎嵩等曾经是重点高中的学生,如果他们不是踢球,至少有50%的可能进入高等院校。如果只是为了出路,贫困地区的孩子应该踢得更好。
有人把今年申花的衰落归结到中远等上海球队身上,认为申花的后备力量匮乏是因为人才分流引起的。在上海,有点名气的俱乐部部大概只有三四家,而且在外地踢球的人也是屈指可数。而大连球员则不一样,除了实德和赛德隆,分布在其它地方球员的至少可以组成三支完整的球队,甚至有人说,除了上海的球队,哪支球队里都有大连人。而在大连市,更是组织起了全国第一个半职业的市内足球联赛,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大连足球有着雄厚的人才基础,这是其它任何球队都无法比拟的。
大连足球长盛不衰的秘密就在于足球在大连的普遍性。任何一个到大连考查足球的人都会为大连足球的普及感到惊讶,然而他们最终却又忽视了这种普及对大连足球的影响,与调查足球的群众基础相比,他们更愿意调查俱乐部的运作,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后备队伍的建设这些表面的东西,对于本质的基础--群众性却视而不见。
在大连中小学里,足球是体育更是游戏。在课余时间,只要学校里还有一块空地--不管是裸露的泥土还是坚硬的水泥地--定能看到一群孩子在那里追逐黑白相间的皮球,足球学校总是人满为患,唯一的原因是孩子喜欢足球。在游戏中他们学到了踢球所需要的基本技术,同时也磨练出了作为一个职业球员所需要的意志品质,对他们来讲足球是快乐的,而且也乐于接受各种挑战。
大连每年都有很多的足球比赛,当然都是业余的,其中很多比赛是自愿而不是由单位组队参加,几个好朋友凑到一起就成了一支球队。这样的情形在其它地方并不少见,但是在大连更普遍,甚至这样的比赛还能得到商家的赞助,还会占据电视台的节目时间--这是不是一绝?我没有调查过,至少在国内是少有的。
所有这些都说明大连的足球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如果单从城市人口讲,大连不算大,加上郊县也不到600万,但是说起足球人口(懂一点、能踢几脚、喜欢足球的人),至少也在100万以上,绝对是全国一流,大连的球员就是从这100万里选出来的,所以他们是最优秀的。也正是因为有数量庞大的足球人口,所以就会有商家的大力赞助,“名片”一说才能得到市民的认可。
如果还有哪个城市想向大连的足球挑战,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人才问题,说到底就是足球的推广与普及,也许这一过程过于漫长,所以极少有人愿意这样做,但是这的确是唯一的选择。送年轻队员到国外训练、引进高水平的外援都应该与这一目标相配合,否则就算能在短期内取得好的成绩也无法从根本上提高足球水平,对于中国足球也是同样的道理。(我心如镜)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