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吉利、绿城“曝黑事件”终有突破性进展。新华社正式宣布中国足坛中确实存在“黑哨”。但是人们所期望的彻底铲除中国足球“假球黑哨”的日子是不是马上就能到来?
自去年12月13日吉利集团宣布退出中国足坛并痛陈甲B联赛与裁判进行“黑金交易”至今,吉利、绿城俱乐部“曝黑事件”的发展显然出乎大家的预料。由于去年12月31日央视《
新闻调查》节目最终播出,新华社特派记者赴杭州调查“黑哨事件”,事态进展迅猛。
2002年1月3日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新华社特派记者对“黑哨”事件的调查取得突破。1月5日新华社发表的一条电讯正式宣布中国足坛中确实存在“黑哨”。而在另一篇报道中,中国足协副主席阎世铎表示,足协内部对“黑哨”的调查也有突破性进展,有部分曾受贿的裁判已向足协承认了错误。用阎世铎的话来说,坚冰即将打破。而对挺身“曝黑”的李书福、宋卫平、陈培德们来说,他们将不再会成为某些人希望的那样——再次成为中国足坛扫黑打假历程中的过客、“闹剧演员”,他们将成为揭开中国足坛“假球黑哨”盖头的英雄。
那么,在坚冰即将打破之时,对于我们最为关心的一点——铲除“假球黑哨”毒瘤还需要哪些步骤呢?
司法适时介入
人们都知道,只有司法介入,才能将黑幕揭个底朝天;只有司法介入,才能达到在中国足坛惩恶扬善的目的。借鉴国际足坛扫黑的范例,从法国的马赛假球案到中国香港、马来西亚赌球案的侦破都是当地司法机关及时介入,才使得案情很快大白天下。而从目前情况看,司法介入中国足坛的“打假扫黑”已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事情。目前司法介入的前提——所需要的一些证据已越来越清晰地暴露出来。
据新华社特派记者杨明、方益波介绍,他们通过调查寻访,从浙江绿城和广州吉利俱乐部以及浙江省体育局了解到,有7名裁判在执哨甲B联赛中曾收受“黑钱”,每场数额从3万元到8万元不等,其中包括赛前谈好价钱但最终因没赢球而没有拿到钱的情况。而绿城俱乐部在联赛期间做裁判工作的中间人也现身出来,在杭州与新华社记者做了交谈,透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假球黑哨”的情况。此外,新华社记者还了解到甲B联赛中还存在着涉及俱乐部和教练的“假球”以及地下赌博集团。他们已通过有关渠道反映了这些情况,并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而足协副主席阎世铎也透露,针对“黑哨”事件,中国足协这段时间主要做了3项工作。一是广泛征询司法界的意见,了解司法介入的问题;二是有重点地做一些裁判的工作,目前已取得突破,已有裁判承认受贿的事实;三是与一些俱乐部进行接触和沟通。以上这些都表明司法介入已是迟早的事情。
根据足协副主席阎世铎的判断,在目前形势下,在中国足坛掀起彻底打击“假球黑哨”大幕的时候已不远了。他强调,我国法律涉及体育的内容还不是很完善和清晰,此次通过司法介入既可以打击“黑哨”,净化足球环境,同时对完善我国的司法建设也很有意义。
规范足坛监察体制
司法介入是打击“假球黑哨”的有力武器。但是大家期望依靠司法介入彻底铲除“假球黑哨”却只能是一厢情愿。
实际上司法介入只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想要彻底铲除中国足坛的“假球黑哨”,中国足协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尤其重要的是其自身监察体制完善的工作。
虽然足协副主席阎世铎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曾强调,中国足协一直在为杜绝“假球黑哨”而努力,可却不为人们所理解。但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句话“公道自在人心”,众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中国足协这些年做了什么,在媒体的时刻追踪下,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不满的声音多,自有它的道理。据媒体报道,现在有裁判就反映,他们所收的黑钱,其中有一部分是要上供给中国足协裁委会的某些人。上梁不正,下梁歪。裁判受贿这些年能形成“行规”,肯定与中国足协自身监察体制的不健全有关。
而如何规范中国足协的监察体制,这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如果这方面的工作没有尽早地开展起来,那今天我们对“假球黑哨”的打击就只能限于一时的痛快,而不能取得一劳永逸的效果。试想,如果当年香港的“廉正风暴”没有同时辅以独立监察反贪机构廉正公署的建立,香港管理机关之后也不会给人长久的清廉政府的感觉。
如果在“扫黑坚冰”打破后,在通过司法介入惩治足坛涉黑者的同时,中国足协能尽快完善自己的监察管理体制。那么中国足球有可能走上大发展的加速道。
2002年应该是对中国足球影响意义深远的一个年份。即使中国男足在世界杯决赛圈打进16强,也没有在这一年中国足球能铲除“假球黑哨”,铲除足坛腐败的意义更为影响深远,更为振奋人心。(本报记者/张健)
新浪足球彩票系列短信助您决胜千里!
订中国队与世界杯新闻 国脚动态随时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