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有关中国队在世界杯上得失功过的反思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为世界杯交了一大笔学费,在现场也听了几堂“课”,如何消化、吸收来发展自己,的确是中国足球的当务之急。
从现在公布出的反思成果看,似乎更多地集中在对米卢的批判上,甚至已经归纳细化出了他在世界杯上的多少条失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米卢已经不可能继续执教的情
况下,中国足协甚至在继续聘请外籍教练还是重新起用本土教练的问题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中国足球的长久规划在哪里?希望又在哪里?都是未知数。这不免给人本末倒置的感觉。
米卢走下“神坛”是必然的结果,一些可能存在的战术失误也没有多大讨论的价值,因为对中国足球来说,关键问题不在于发生过的事情,而在于将来做什么,怎么做。反思中的中国足球,首要的是为自己确定风格与目标,然后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绝不能再做“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蠢事了。
经过世界杯这把烈火一炼,中国足球的定位已经很清楚了。说到中国足球的发展,让人很自然地想到“联赛为本”,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具体怎么执行更为关键。上世纪80年代,中国足球以技术尚可、体能较差闻名,但20年后的今天,中国球员的基本技术全面落后,包括传接球、射门等基本动作要领。在缺乏技术的前提下,光靠战术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作为一名战术大师,米卢已经给我们展示了出来。同样的事实是,近20年中国足球在发展方向上也是迷惘的。从高丰文到施拉普纳,从霍顿到米卢,教练、战术、风格等的选择前后不一,模棱两可,以至于中国足球几十年磨一剑,到目前还是一片茫然。
着眼于今后的世界杯出线,我们的目光还得放在亚洲邻居身上。虽然韩国队闯入四强有胜之不武的嫌疑,但其总体表现与日本队一样,都可以用可圈可点来评价。日本人从一开始就坚持走“拿来主义”的道路,特鲁西埃一干就是4年,最终功德圆满。现在特鲁西埃要走了,日本足协马上请来了济科,还是4年的任期,还是从国奥队到国家队一锅端。韩国足球聘请洋教练选择了希丁克,瞅准了欧洲力量型加上全攻全守的攻势足球打法,也取得了成功。与日韩对照,中国足球的表现的确相形见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足球应当放下架子,拿出向日韩学习的决心和勇气。
现在还无法判断此番广开言路的反思会带来多大的作用,但我们宁可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古训,期望这会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有所助益。 □ 赵晓清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