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中巴之战的另一个方面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2月14日15:27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昨写《无所畏惧》,只是说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今天说说问题的另一个方面。 中巴之战下半场踢了二十四分钟,中国队才有了第一次射门,而且是远在三十五米开外的一脚远射,对巴西队的球门毫无威胁可言。而巴西队在下半场开赛一分钟,里瓦尔多就有了一脚禁区内的射门,紧接着巴西队的攻势一波连着一波,逼得中国队忙于招架……下半
上下半场的形势出现如此大的反差,主要原因是巴西队过于轻视中国队,觉得不费吹灰之力就可轻取,所以巴西队的前中后三条线,尤其是中场,上半场踢得很松散,说得夸张一点,那些个大牌球星就像是在草地上散步。见中国队并非想象中的那样不堪一击,巴西队在下半场明显地加快了进攻的节奏,尤其是加强了中前场的逼抢,一下子就弄得中国队的一些球员乱了脚法,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之中。 记不清是一九九四年还是一九九五年,曾评价过徐根宝的“抢逼围”,说那是低层次的纠缠,真正上档次的球员和上档次的球队,是不怕“抢逼围”的。申花队应该将“不怕抢逼围”作为目标去努力。八九年过去了,且不说申花队,就是集足坛精英于一体的国家队,还是非常怕“抢逼围”。这不,巴西队多加了点力,一逼一抢,中国球员就慌了,就乱了,脚下有球的,不知往哪儿踢了;脚下没球的,不知往哪儿跑了。这至少说明,中国队在技战术这个层面上,还是低档次的。对此,中国队的教练、球员,还有中国足协的领导,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万不能抱着个“逼平巴西队”的“佳绩”而沾沾自喜。 足球对抗,要讲精神,要有胆量,但单讲精神,单凭胆量,还是不行的。希望中国队在日后的训练和比赛中,多加努力,练好脚下功夫,培养战术意识,一步一步朝上面一个层次迈进。 秦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