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首页 | 滚动 | 图片 | 球迷俱乐部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 | 足协 | 排协 | 篮球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报纸评论 > 天津日报 > 新闻报道
 



近期焦点

图文:女乒世界杯 李菊获女单冠军(1.30)

中国天元战 邱峻、董彦晋级决赛(1.30)

男篮联赛第21轮赛事综述(1.30)

第3次体能测试:高峰、小王涛等人未过(1.30)

国家队教练班子重组 足协将尽力辅佐米卢(1.30)



再见 海埂 -- 张贺

http://sports.sina.com.cn 2000年2月1日 10:24 天津日报

  “再见!”

  这是我们这一生中经常用的词,你去任何一个地方,最后你总是要说一声:“再见!”,当然你也可以说别的, 比如“回见!再会!你去死吧!Iloveyou!bye,bye!……”甚至装酷什么都不说,但你总是要走的,这才是 问题的实质。海埂成为了中国足球的一个里程碑,所有的人像候鸟一样在这样的一个驿站歇脚、喘息、振作,等待飞翔或是逐 渐衰弱。在这个舞台上,惟独记者是无痛无觉的,每年记者们在这个地方相聚,心怀鬼胎地散布谣言,以惯性的思维支配写作 ,这样的生活在很多时候都显得很沉痛,只是大都已经麻木了。

  海埂已经成为了一个奇怪的地方,它甚至成为了一种象征,多年的积累使这种象征固化成为一种思维形态,每当 你懒洋洋地坐在“环碧小墅”,就算闭上眼睛,你也能感觉到一种力量的牵引,你很容易就知道你今天要做什么,时间长了, 每天写稿的痛苦,包括每天写日记的痛苦很快被这种力量所瓦解。当然,这不是一种激励的力量,这是一种饱含着失望和沮丧 的心态。惟一让人稍感安慰的是,这一切都会忘记得很快。

  当每年上海埂和下海埂成为你必须要做的工作时,谈感觉就会变成一件很怪异的事情。不过,无论感觉再迟钝, 每个人都不会忘了在走的时候说一声:“再见!”


相关报道:海埂春训话海牛之“旧部篇”--killjap
相关报道:海埂的声音--钱建辉
相关报道:海埂的尴尬--晏秋秋
相关报道:反对继续搞海埂春训的10条个理由--沂水秀才
相关报道:冬季到海埂去看球--妙红

热点专栏 --> 海埂春训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报纸评论 > 天津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