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中国职业足球跌跌撞撞地走了不到十年,到今天似乎让人觉得实在走不下去了。“假球风波”、“黑哨风波”、“嫖妓风波”、“裁判风波”一波接一波令人无法喘息,搞的球场内外,一片浪籍,昔日那无比快乐的足球不知到哪去了,如今,足球变成了战争,球场变成了战场。足球乱象究竟祸源何处?三姑六婆,纷纭众说。其中责怪足协者有之,责怪裁判者有之,责怪俱乐部者有之,责怪教练、球员者有之,凡此种种,莫衷一是。但我认为,如今中国足球一派乱象,虽然原因复杂多样,但主要祸因源起“媒体八大罪状”。 第一条,铁笔、名嘴们“半路出家,学识浅显”。 建国后,为把足球这一体育项目介绍给国人,并非“行伍出身”的铁笔、名嘴们被“抓丁”上阵。首先不管你有没有从事过足球运动,懂不懂足球,只要嘴皮子溜、手头子快,其他一切都可慢慢打“补丁”,一些教我们如何看球的“师傅们”开始连几个人踢球,什么是“越位”都不知道。从这时起便给中国足球埋下了祸根。他们的足球三境界第一是,先比谁的嘴皮溜。第二,看谁知道的球员多。到如今发展到第三境界,看谁最会找难看。我还清楚的记得我最初被足球吸引,是从那充满魅力的解说开始的,有许多人同我一样看足球一是为了听那“磁”一般的声音。再就是中国人“略带虚荣”的争强好胜心理。真正懂得去欣赏那美妙的“肢体语言”的球迷却很少。因为教我们如何看球的“专家们”本身就没有受过足球文化的熏陶,他们同样不懂足球究竟为何物。中国球迷只以胜负论英雄的“品球视角”,恰恰是当时的媒体把中国队赢球当作证明“我们站起来了”的“政治任务”这一导向所至,这一风格一直延续至今。 欧美的球迷是父母教会的,这使他们懂得足球是生活的一部分,应该去享受。中国的球迷是媒体“教会的”,我们被“同化”为如何去评说。足球是什么?怎样欣赏足球?如何对待足球?许多中国球迷至今还不是很在行。 第二条,无知无畏,不懂装懂, “懂球吗”?:“不懂”,:“噢!那就好办了”。 足球是“舶来品”,中国人并非生来就懂,我们就象是吃过冬瓜、南瓜、北瓜而从未吃过西瓜的“外乡人”,刚见了西瓜不知怎样去吃,需要有人指导。这时原本同样不知足球为何物的“铁笔、名嘴们”装做一副无所不知的样子说:“这容易,把瓜子、瓜瓤挖掉,吃瓜皮。”于是不断地“指导”我们去品味那些跟足球美味无关的东西,什么“恐韩症”、“假球”、“黑哨”、“官哨”一个接一个地往球迷嘴里塞,让我们去咀嚼,只知道做这些表面文章,他们不知道任何一种美味都有能细细品味和不能苛求的地方,就象吃西瓜不必苛求一定要从瓜皮中品出味道来。 反观欧洲的球迷是这样在品尝足球吗?以德甲为例,每轮转播都会发现他们的裁判有时也犯一些极其低级的错误,毫不夸张的说,有的执法水平还不如国内裁判。拜仁队禁区手球进门,却被判罚有效。法兰克福与乌尔姆保极大战中,慢动作清楚地显示法兰克福球员明明是在禁区外被绊倒,却被处以极刑,然而乌尔姆的球员、教练、球迷却坦然的接受,德国媒体并没有谁在喊“假球”、“黑哨”,这要在国内早就翻了天了。当亚琛输球时,谢辉想一定会被球迷骂,但他们得到的却是激励的掌声,这使他深受感动。范志毅也说,在水晶宫连续失利时,球迷们都在喊:加油,继续努力!这让他充满斗志,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去欣赏足球,如何在双方球员的精彩比赛中去品尝美味,他们知道那美妙的战术和球技以外的东西只是一块瓜皮。这就是“足球饮食文化”。而我们的“专家”们却从不愿意也不懂得把这些好的东西,介绍到中国,使我们的球迷受到熏陶,学会欣赏,使更多的球迷真正懂得什么足球。 第三条,玩弄球迷,误人子弟 在中国媒体特殊的“品球”方式的教导下,一大批的球迷被愚弄、被欺骗。曾经有几个在霍顿带队时刚“入道”的球迷跟我大侃足球说:“中国足球战胜不了韩国队就是由于“恐韩””,“法兰克福5:0胜凯泽斯劳藤一定是假球”,“这场比赛又是黑哨”等等。我好奇的问:“你们怎么知道?”“电视、报纸都这么说!”于是有了以为这样便已是深谙足球之道,就是真正的球迷。然而,就在前几天我们再一次聊起足球时,他们问了一些让我吃惊的问题:“大哥,什么叫越位呀?-----”,“球员体力差,教练为什么不把他们都换了?”“什么叫直接任意球?”其中一个女球迷插嘴道:“哎,还说呢,别笑我,每队有多少人踢球啊?”。听完后,使我沉思良久,这些可爱的球迷们,连最起码的足球知识都没有被教会,却也在大声疾呼:“中国足球怎么了?”,此时此刻,我似乎忽然清醒了,为什么会这样去看球,我感觉被愚弄了。被我们崇拜的名嘴、铁笔们愚弄了。是他们教会我们如此“品球的”。使我们尝到的足球是苦涩的、压抑的和痛苦的。人为制造的“恐韩症”,毫无根据的“黑哨、官哨”,正是由于这些名嘴、铁笔们本不懂足球为何物,素质低下却又勉为其难地去评说所至。也曾有记者十分低级地问杨晨:“你能在德甲站住脚,是否证明中国甲A的水平更高呢”。实在受够了。我也要大声疾呼:“让这帮无知的评论家们‘下课去吧’,中国的球迷们,要想尝到足球的美味,就必须自己学会正确“品尝足球”的方法,做一个真正的球迷吧?” 第四条,“错用激将法,制造恐韩症,未料添新病” 所谓中国足球的“恐韩症”恰恰是媒体所一手炮制的,最初几次输给韩国之后,根本看不懂症结在何处的铁笔、名嘴们不顾中国足球现实,开始大耍“激将法”,希望通过贬低、侮辱我们的国脚,去激怒他们,刺激他们的自尊心,用保持压力的方法,借此增强球员们的“战斗力”,但是一切事物都有他内在的规律,不去靠提高自己的实力,只靠旁门左道急功近利,以求在短时间内战胜韩国队,只不过是自欺欺人,以至“旧疾未去,又添新病”,导致最终“走火入魔”。使得每次中韩相遇时都难以平常心应战。韩国人根本用不着打心理战,中国媒体就可代劳,他们象一群大骂孩子笨蛋、胆小鬼并希望孩子变得“厉害”起来愚蠢父母,最终成为韩国队战胜中国队的“法宝”。他们起到的其实是“敌人”想起却起不到的作用。 第五条,缺乏职业素质,偏离客观公正 媒体一些从业人员缺乏起码的职业素质,不顾客观公正的原则,任意想象、妄见揣测。从自身好恶出发对一些问题进行“倾向性”、“虚假性”报道。媒体应该是一慢镜子,而不是一块画板。需要如实的反映事实,而不是任意的杜撰。看到几个教练在一起聊天,便说是在共谋操纵球市。裁判判罚有误,或对己方不利,便说其中有“猫腻”,篡改“老塔”信件,杜撰“嫖妓事件”,肆意传播谣言,这些新闻从业人员的种种丑行,另人做呕! 第六条,缺少法律意识,背逆法治方针,挑战法纪尊严。 市场经济是法治化经济,中国足球的产业化、市场化改革也必须纳入此一发展进程。可是一些新闻从业人员竟连基本的法律常识都没有。在媒体上大批“证据说”,“没有证据不能指他人有罪”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在各行各业,在百姓生活中法治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现在就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告状要先有证据,而我们所谓受过高等教育的记者们竟然不懂这一简单道理。还振振有辞的妄意批驳“证据说”,挑战法律尊严。使足球界形成一种悖逆心理,似乎一提到“拿出证据”,“依法制球”就是想掩盖问题。把法治精神这一最普遍的原则阻挡于足球圈之外。这一错误导向,向球市发出了愚蠢的信息----法在这里不管用。于是,摘牌的可以不认帐,教练疯狂冲赛场,球迷看球象打仗。等于是谁也不把法律法规放在眼里,这是今年甲A联赛混乱的最主要原因。第七条,滥用新闻自由侵犯他人权利。 滥用手中报道权力,随意指责他人。球员、裁判一有错就说是假球、黑哨,动不动怀疑他人的人格有问题,其实他们跟你们一样都是人,只不过从事的职业不同,他们也有父母,也有焦急的坐在餐桌前等待亲人回来吃饭的妻子儿女。应得到作为一个人最起码的尊重,而媒体却滥用新闻自由权力毫无根据地把他们变成了“魔鬼”。使他们及家人的身心受的极大的伤害,从此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天知道“烂嘴们”制造了多少怨案。 第八条,扭曲媒体功能,造成社会紧张 中国的足球是个“大足球”,它是一个系统。由包括管理层队伍、裁判员队伍、俱乐部、教练、球员、球迷和相关媒体共同组成的。这只“大足球”要想滚动起来,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每一个组成部分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完善。媒体同样如此。媒体起的是“媒介”、“联系”的功能,需要象“针线”一样把各部分“缝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组成一个大足球,而不是以我为主,“指东打西、指南打北”,“捕风捉影、妄加揣测”在各部分之间制造隔阂、增加矛盾,使他们越来越疏远,把他们当成表现自己的陪衬,那中国足球还叫足球吗?恐怕叫“网兜”吧!误“以愚行为智举”,自以为这样做是为了揭示中国足球的“病症”,其实恰恰是制造了“新的病症”。任何一个“良医”给病人治病都离不开一味良药,那就是时间,如何服用、多长时间一个疗程。如果急噪无知,妄想一夜治愈,一下子迫使病人吞下所有的药,恐怕谁也会料到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最后让我们对着那些“素质低下的铁笔、名嘴们”大喊吧:“下课!!!” 相关报道:新闻媒体也该反思一下了--五朝臣子 相关报道:媒体不是传声筒--唐丙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网络评论 > 新浪体育沙龙网友 > 新闻报道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