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问题不是问题,只有新问题才是问题,这是达观者的烦恼。
“恐韩”的中国足球昨天再次跌倒在贝鲁特的绿茵上,不但给球迷们带来了新的烦恼,就米卢昨天运筹的“残阵”而言,“被迫”涌现的新人们未能挽狂澜于既倒,这个“新”问题也许才是最致命的问题。
对米卢来说,打韩国队要比打日本队头痛得多,一方面因为中韩足球的辞典中找不到“虽败犹荣”这样的词条,另一方面,想为中国足球做一回“巧妇”米卢在中韩战前也忍不住喊出一声“拿米来”。范志毅、李铁和陈刚停赛了,祁宏、申思受伤了,所以,“米家军”在大赛关头第一次将徐阳、徐云龙、邵佳一和李小鹏这些青年军一并推出。
米卢是个聪明人,这位绿茵游侠也知道,虽然他中国之行的终极目的是将中国队带进世界杯决赛圈,但只有让中国足球先捅破那层玄而又玄的“恐韩纸”,上帝才会保佑他的工作不会中途夭折。如果不是范志毅们无法登场,精明的米卢绝不会用他手下的“残兵”去碰许丁茂的衰兵--这是一场没有把握的战斗,无奈的是,你却得相信这个新阵容将是中国队在2002年的稚形。
当左后卫吴承瑛开场不久便被抬下场去时,此前在右前卫位置踢得顺风满帆的李明不得不改踢他久违的右后卫,左后卫则由徐云龙担纲,而邵佳一、李小鹏分别出现在前卫线的左右两侧,这是米卢的第一次变阵;后来踝伤未愈的张恩华实在坚持不住了,米卢只得将徐阳“变”成了中后卫……无奈的米卢使出了浑身解数,结果,还是让李东国射碎了中国足球“灭韩”的又一次决心……
邵佳一和徐云龙表现还不赖,但除此之外,米卢的新阵没能给我们更多的信心,“新”问题,还将缠绕“神奇米卢”多久呢?用“老面孔”打败韩国人重要还是用新鲜血液让中国足球重生重要?其实,没有人会选择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