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
在我对米卢为数不多的四五次采访经验中,我发现米卢很喜欢盯着你微笑,有点老江湖的狡黠,也有点儿童的顽皮。 越是神奇的东西,人们就越是想了解神奇背后的真相。从我个人的角度看,现在给米卢下结论还为时过早,通过这次亚洲杯我们对这位神奇教练只是了解了一小部分,还有更多的疑问等着米卢在将来的比赛里去解答。下面先说我个人觉得看明白的部分。 “做秀”的潜移默化之功 都说中国队在这次亚洲杯上是表现最为放松的一次,不论是在领先还是落后的情况下,不论面对的是强敌还是弱队,以前那支落后时不会打领先了也不会打,经常表现得很神经质的中国队不见了。这说明米卢在调整球员心态上确实很有办法,他平常那些训练中的游戏,目的就是让队员们学会在艰苦的训练和比赛中找乐,而不是被足球所奴役,这些曾被不少人视为“做秀”的游戏,其对球员心理潜移默化的作用已经在亚洲杯上显现出来了。米卢在大赛期间仍然强调球员要享受足球的乐趣、享受生活,突然改变计划,带主力队员去海边游泳、让队员身着便装去逛街的做法,比中国足协和中国教练让队员天天开会,在国旗前宣誓“不吃后悔药”,人为地制造紧张气氛要高明得多。有报道说范志毅等队员曾“兵谏”米卢对球队没有信心的说法,我更相信这是米卢的激将法,他在带美国队时就在拉拉斯的身上使过这招。 米卢是一个没有背上中国足球历史包袱的人,对于中国足球渴望打败韩国的情结他并没有多深的体会,这才使他可以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与韩国队的比赛,并敢于在中韩对抗赛这种特别容易触动中国人敏感神经的比赛上,大胆地换上一批替补上场,因为在他眼里,这只不过是一场普通的友谊赛。在上半场考察主力阵容的任务完成后,下半场换上替补不仅可以锻炼和考察新人,而且不至于给既将到来的亚洲杯背上新的心理包袱,赢了可以一扫恐韩症的心理阴影,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毕竟是以替补阵容上阵。 在这次亚洲杯上,江津就是中国队中自信心大大增强的一个典型。江津在对韩国队时,发门球基本上都是采用大脚吊向前场的方式,这说明他想把球尽快踢到危险区域以外,同时对本队球员从后场通过有组织的传递渗透到前场的能力没有信心。在后面的比赛中,江津这种盲目地大脚开球越来越少,即使是中国队在对日本队比分落后时,他也尽量用手抛球有目的地把球交给中后场处于有利位置的队友。这说明他对本方大门的不安全感和对队友渗透能力的不信任已基本消除了。 米家军打的不是霍家拳 有人说米家军是在打霍家拳,理由是他仍沿袭了霍家军以马明宇和李铁为主的中场,采用了双高的锋线,我觉得这是一个站不住脚的论据。有些球员在国内这个位置上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哪个教练都会用他,你不能说后来的那个教练就是抄袭前任教练,而最有说服力的就是米卢还重用申思、祁宏这样的技术型球员,这两个球员在霍顿那里却是没有得到过青睐。又比如双高的锋线,本报记者在米卢宣布出征亚洲杯的名单时,曾担心地问他中国队里的高中锋太多,会不会使打法太单一,米卢的回答是不用担心,这不会对他的打法产生太大影响。我曾在曼谷亚运会上看过霍顿对杨晨的使用,基本上是用高球往他头上调,但米卢却更注意强调杨晨回撤到中场的接应以及大范围地穿插跑动的作用。米卢经常讲足球是简单的???只需解决好有球时的传递和无球时的逼抢???这一点与带领国力冲上甲A的巴西教练卡洛斯非常相似,不过米卢在进攻中更推崇通过有组织的传递来控制场上的形势,霍顿则根据多数进球都是经过三次以下传递打入的这一统计,机械地要求进攻中的简练和快速,忽视了足球是控制与反控制的游戏。米卢在多个国家执教过,他显然比霍顿具有更灵活的适应能力。霍顿是先入为主,先定好一个打法,然后再挑选适合这个打法的队员,米卢则是看菜下饭,打法因人而异,他把范志毅推上中场后的变阵就是一例。边路突破能力强是中国队的一大特点,米卢就发扬了中国队的这个特点,中国教练也会让球员这么踢,但你不能说米卢的水平也就跟中国教练一样,那些无视中国足球本身已固有的长处而非要一切都另起炉灶的教练,恐怕还要走更多的弯路。 选秀之后善于捏合 米卢用长时间走马观花的方式挑选队员的做法也曾招致不少的批评。一位前国家队主教练就说中国的好球员就这么多了,你也不用再挑了,只需要把这批队员练好就行了。可是你带了这么多年都没有带出去,又怎么能让人轻易相信你选材的能力,况且米卢以前在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美国都有慧眼识天才的经验,像徐云龙、邵佳一这样中国教练未必看得上的新人,在替补上场之后,并不比主力阵容逊色多少,这就是米卢长期选秀的结果。而这样的选秀方式也加强了国家队主力位置的竞争性,一些在集训中不够投入的队员被无情地剔除出了队伍,树立了米卢在队员中的权威。另一方面,在大家都怀疑米卢时间够不够用的时候,国家队在黎巴嫩的表现说明米卢的捏合能力还是很强的,至少他知人善用,知道把哪个零件放在哪个位置上合适,像杨晨、宿茂臻、陈刚这样很少到国家队集训和比赛的队员,都较好的融入到全队的打法中。要知道飞行集训只是中国足协强加给他的安排,长期集训才是这位神奇教练的拿手好戏。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