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
在亚洲杯赛二十多天的时间里,米卢改变了自己在多数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人们已经渐渐相信了米卢。尽管如此,这位平时善于表演、乐于出风头的南斯拉夫人依旧留给我们三个疑问。 昙花一现为功利? 米卢带领的中国队在本届杯赛上的表现已经能够使我们的球迷感到有依稀的激情可以宣泄了。队员们也纷纷表示自己对米卢的信任与日俱增。巨大的反差其实就是来自这二十几天米卢所散发出的所谓“魅力”。尽管这有可能是昙花一现的魅力,但是我们宁愿乐观地评价米卢,因为他毕竟给我们带来了变化,他使我们心甘情愿地得出“依照国家队的实力他们表现得已经足够了”的结论。 事实上,米卢已经非常功利地来对待这次亚洲杯了,他所考虑的东西绝对不只是中国足球的未来,还有他如何在中国这样足球环境恶劣的地方生存下去的问题。而其中首要的问题就是树立权威,让那些始终怀疑他的人闭上嘴巴。这次在黎巴嫩米卢十分照顾中国来的记者,他每次发言之后都提议让翻译先译成汉语。但是一位与他过去曾经交恶的记者却被他当众弄得下不来台。米卢的心里看来还蕴藏着另一种情绪。这种情绪使他无法把全部精力集中在队伍长远发展的规划上。 长江后浪何时起? 说到米卢的目标,我们谁都知道是带领中国队打入2002年世界杯。可是就中国目前的状况即使进入世界杯也是丢人现眼的大好机会。就在亚洲,中国队的表现还是无法与伊朗相比,更远远地落在日本的后面。在阿Q思维模式下,我们觉得中国队在士气逼人的日本队面前已经表现得足够勇敢了。而这种满足其实就是中国足球的悲哀。米卢总是强调应该让中国队多打世界大赛来增加经验,但是他并没有让更多的年轻人来参加这微不足道的亚洲杯。在他的手里始终握着几个老掉牙的棋子不肯放下来。一位日本记者曾经评价说:中国队已经老了,虽然他们有宿茂臻、有杨晨,但是其他人无法跟上来。神奇教练米卢先生要想把中国队带进世界杯现在看来还很遥远。 曾经沧海难为水? 中国队没有进入决赛也是一件好事,可以避免因为胜利而掩盖的许多问题。排除分组的幸运因素之后,本次国家队表现应该归结于米卢在战术运用上的小有成效。队员能力的缺陷是中国队止步半决赛的根本原因。而球员能力的提高就不是米卢一个人,一年两年可以完成的,那是一个无比浩大的工程。米卢不是个神,他也是一个为了自己生存不择手段的人。我们要有耐心,米卢也要有耐心,国家队的队员更要有耐心和决心,他们要跋涉一段漫长而曲折的艰苦征程。客观事实是,米卢不可能瞬间改变中国足球的一切。进步是靠一点一滴的努力积累起来的,如果米卢有这个耐性,他将成为中国足球发展大河中的一滴水,但也仅仅是一滴水而已。 亚洲杯已经过去了,米卢的艰苦生活才刚刚开始。一批国家队的老队员在米卢心目中也应该完成了他们阶段性的任务。下一步对他来说又是一个艰巨的开始。没有人会把对米卢的印象停留在亚洲杯的成绩上。他只有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脚印踩得更加清晰。刘志向 本新闻为辽沈晚报独家提供给新浪网,其他网站如需转载、改编,需与新浪网直接联系。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