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视频直播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甲A竞猜 | 奥运足球预选赛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 > 《足球》报 > 新闻报道
 


林海文:拉直国奥身上的问号-写在首战之前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9月30日 20:38 《足球》报

  中国国奥队九强赛之前在大连与上海的最后两期集训记者都全程跟踪采访,通过这两期近一个月时间的观察,记者发 现了本届国奥队在备战大赛时与往届有诸多的不同之处,如坚持一天一练,坚持除业务会外不多开会,在赛前保持积极乐观的 态度,甚至唱唱高调等等,这些在以前的中国队来看几乎是赛前大忌。记者在近半个月的采访中,与国奥队的教练、队员进行 了广泛的接触与交流,从他们身上得到了一些与传统观念迥异的足球理念,从而将以前的问号一一拉直。

  问号一:备战如此轻松,准备工作充分吗?

  由于现在足球大赛也是一场情报大战,只要中国有记者将中国队的训练内容或战术套路写出来,就有人第一时间将其 译成韩文传到许丁茂的手里,因此霍顿与记者打交道也不得不作防备,以免泄露天机。在国奥队后半段的训练中,更是实行完 全封闭,全队上下统一思想,哪怕是关系很铁的记者也不能回答其有关战术的问题。因此这样一来,关于第二阶段针对韩国队 训练的文章少之又少,而另一方面又不断有文章反映队伍训练时间只有每天上午两小时,轻松得很,难免让人产生“凭6个上 午能否对抗韩国队”的疑问。

  其实,国奥队对韩国队的准备从今年7 月份的那期集训便已开始,当时霍顿以年初登喜路杯韩国队的比赛为蓝本, 给队员讲解韩国队的队形特点、攻防特点及我们对他们的进攻和防守办法等。对于韩国在小组赛中的录像倒确实没怎么看过, 因为霍顿认为他们的对手太弱了,比赛不足以反映他们的水平及特点,并无多大价值。然后,就把主要的目标放在9月份韩国 队的两场赛前热身赛上, 霍顿从多种渠道收集韩国队在热身赛前后的动态,然后亲临日本观看第一场比赛,派李晓光、朱广 沪观看第二场,通过这些资料,霍顿对于我们过去与韩国比输在何处,我们的进攻及防守的优劣分别在哪里,包括韩国队的角 球怎么发,谁抢前点谁抢后点,角球的防守战术如何等都进行了深思熟虑,并想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并将这些东西糅合在队 伍平时的训练中,让队员反复练习。

  事实上,本次集训霍顿从第一场训练课就安排了针对韩国队的战术训练,只是他当时没向外界透露。因此说霍顿对打 韩国队的准备远不止这区区的6个上午的训练。 据记者所知霍顿在对韩国队的比赛的准备已经详尽到了队中任何一个位置队 员在哪 一时段受伤该由谁顶替; 领先时怎么换人,落后时怎么换人等。而霍顿对对手的分析也细到谁脾气大、谁动作慢、 谁岁数大等细节上。

  问号二:中国队客场是否保平争胜?

  这个问题如果问霍顿,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说:“NO!”因为此前记者在其他比赛前问过他同样的问题,他的回答 是:“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保平争胜这个词。”他说,他所使用的“442 ”阵型以及战术思想强调的是攻守平衡,压缩防守 ,一旦断球马上反击,没有说为了保平收着打的。  再说国奥队客场对韩国队与主场一样,在战术上不会有任何变化,这是 霍顿曾经强调过的。当然结果可能会不一样,因为客场天时、地利、人和在对方一边,我们会有一定劣势,在双方实力五五开 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对方得势又得分的可能性。但就国奥队目前的指导思想来说,客场争取胜利,尽力灭韩国,如果结果不理 想,没灭成,平了,这个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输了当然不满意,但他们也做好这一场的最坏准备。

  问号三:临战是否会出现外加压力?

  每次出征之前都免不了对压力作一番讨论,现在的国奥队也一样,压力肯定有,而且不是一般的压力,届时客场作战 ,全场7万名观众给对手鼓掌, 同时国内还有几亿双眼睛盯着他们,再加上10年未胜对手的历史以及50年大庆的喜庆气 氛等,这一切都集中在场上的11人身上,谁说没有压力?谁能不紧张?关键在于怎样去消除种种压力,赛制霍顿已经作了很 大努力,尽量少开会,少强调比赛的重要性、历史意义,反而常说:“要记住,九强赛有四场比赛,而不是一场。”从而教导 队员就算第一场失败了也不要像世界末日来临一样,打好后面三场照样能够冲出去。其实这里说的就是十强赛的教训,当我们 在大连2∶4输给伊朗后就像铁定出不了线一样,其实后面的比赛只要有一场打好了照样能冲出去,但当时就是给人怎么看怎 么有一种无心恋战的印象,结果真的就冲不出去了。

  到目前为止,无论是队员还是教练,在心态上还是比较平稳的,队员大多数都感觉没有什么大赛前的压力,除了多强 调一些韩国队战术打法之外,其他就像一般的集训一样,一切都按部就班。

  现在有些令人担心的是在大赛前夕突然来的一些压力,尤其是领导,没有必要把自己的焦虑情绪外加到队伍甚至队员 身上,作为领导也应学会自我消解压力的办法,不要临阵连夜召开几次紧急动员会等等。当然,这只是一种担心,也许是杞人 忧天,也但愿这只是杞人忧天。




热点专栏 --> 奥运预选赛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 > 《足球》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