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视频直播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甲A竞猜 | 奥运足球预选赛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 > 体育沙龙网友 > 新闻报道
 


曾尽欢:为什么要向霍顿先生致敬?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10月2日 20:58 体育沙龙网友

  10.3汉城大战在即,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由英国人霍顿先 生执教的中国国奥队将给国人一个关于中国足球本世纪最后一次 猜想的答案.为避免出线与否给我们带来的情绪波动影响我们判 断霍顿近两年来的工作,并展望他在中国的前途,本文旨在猜想的 答案揭晓前,力求客观而公正地评价其工作的价值。

  那么,这个国际足联推荐的、国际体育管理集团付薪的鲍比 .霍顿先生在他二年的执教生涯里究竟为中国足球做了些什么?如 何评价其得失呢?

  本人认为,霍顿为现阶段的中国足球所做的工作是开创性质 的。

  他传播的足球理念对于中国足球界从足协、教练、队员到广 大球迷有巨大的启蒙意义,为我们缩短了与足球先进国家认知、 实践差距至少有5至10年的时间。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必须向霍顿先生致以深深的敬意!霍顿 可能不是大师,只是个匠人,这个匠人对于现阶段中国足球的价 值与贡献可能连大师也未必能做得到、做得好。

  首先霍顿为毫无理念思维能力的中国足球界初建了理论分析 框架、理论思维方法。

  多年的专业体育体制奉行着“赛而优则教”的模式,尤以足 球界为甚,从教练到管理者大都是圈内繁殖。试想那些从十多岁 就吃专业体育饭的孩子,根本没有完整接受过现代科学文化教育, 以这样的底色成长起来的管理者教练员怎么可能具有活跃的理论 思维能力和理论悟性?加之前几十年我们综合教育程度,普遍素 质偏低,及中国人向来长于综合、形象思维,短于分析、抽象思 维,说中国足球界在黑暗中搜索了几十年毫不过分。

  而恰恰足球这玩意儿是这个星球上最复杂的、最受欢迎的、 最有利益价值的集体运动项目。我等又处于最贫瘠而又受歧视的 大洲,纵然有十亿之众,这男足不出线真有点情理之中的意思。

  经过几十年的痛苦挣扎,我们终于改革了。中国之改革至为 艰辛。传统之抱残守缺,国人之忘自托大,不被人逼得墙角不会 改。

  改革的过程也是扭扭捏捏,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文 化思想层面,再到培养出作为思想载体的人,蹉跎啊蹉跎。不象 小日本,特会装孙子,你是个爷,立刻就跪下五体投地,从灵魂 深处检讨自己。

  足球我们早就会制造了,哈哈。职业联赛这个制度也有了, 靠足球混饭吃的人一天天壮大,而真正思想的变革、理性思维的 能力是霍顿来的这一两年才开始产生的。

  说起来,不得不遗憾,这工作也许应该由德国人施拉普纳9 3年开始做。但德国人与中国人的合作从历史上看就不成功,可 能是因为德国人太呆板,中国人太奔逸,风马牛不相及。不管老 施是不是水货,类似“如果你不知把球往哪里题,就往对方球门 里踢”、“你在场上要象一头豹子”的语言,实在是对中国人毫 无意义。再者当时中国足球界也没有霍顿在97年十强赛惨败后到 来的综合话语环境,就在大半年以前不还有老国产的哭诉抱怨鸣 不平吗?现在有谁要听他们聒噪?

  鲍比.霍顿来到中国后以英国人特有的冷静和知性开始对国 家队、国奥队的培养及改造,同时其良好的沟通能力也使他的战 术思想、理性思维精神对于中国足球界产生巨大影响。

  霍顿对于他所采用的442阵型中攻防转换、队型保持、位置 职责等讲解得深刻而透彻,不光说其然,更说其所以然,力求队 员从根本上理解其战术思想,从而真正学会以理性去踢球。他甚 至动用世界杯上进球方式的概率统计为其断球后的进攻提供理论 依据(虽然我很遗憾地认为他的推论有点似是而非),这种西方 人从零开始构造理论大厦的思维特质对于中国足球界的补意太大 了,因为我们向来惯于张嘴就来,大而化之,只知其然,不知其 所以然,甚至声称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术打法从电视上就可以学得 着!!

  金志扬是国内的强项教练,他率领北京国安在联赛及外战中 取得不俗的战绩,并且作为教练组成员亲历过97十强赛之惨败。 在辅助霍顿的工作中,接受了其战术思想及思维方法,推崇备至。 真算是国产教练中还有希望的一个。

  国家队及国奥队的队员对霍顿的执教普遍钦佩,让人看到他 们开始用脑子思考球场变化,试着用理性去踢球,并从其场上战 术纪律上看,忠实地执行霍顿的思路。

  圈内的老大王专副在给女足后卫温莉蓉处理球失误做思想工 作时,也会说:‘霍顿先生教导我们要踢理性的足球’......

  大致一个轮廓,已经可以看出理性的光辉已经开始照耀中国 足球界,虽然我们以前有过些零星的火花,但这次真的不同,足 球界尤其是中青年从业者的普遍反思,已使我们看到这场启蒙运 动的燎原之势。改革终于开始走到思想层面,善莫大焉。

  再者,霍顿对于整体战术尤其是整体防守的空前强调,已基 本解决十几年来中国足球的顽疾——时不时让弱队爆冷。

  我的印象中霍顿只批评过三个人:李明、李金羽、孙继海。 批评当时国家队主力中场李明直至将其开出国家队,原因很简单 中场防守不力。这一事件意义深刻。从96年亚洲杯败于沙特,十 强赛败于伊朗,均是2:0领先的局面下痛失好局连饮四弹,圈内 圈外谁能明确指出是中国的整体防守尤其是中场防守不力导致的 败局?而现在任何一个批评张效瑞的普通球迷都振振有词:他中 场防守能力差。这个波及到普通球迷的认识过程是以李明被开出 国家队开始的。乖乖,绝对不得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进步,甚 至可以用伟大来形容。要知道真理战胜谬误,先进理论取代落后 理论,并非石头、剪子、布那样一目了然。就是在科学史上,新 学说取代旧学说,也往往并非一帆风顺,而是要等到相信旧学说 的人肉体逐渐消亡,相信新学说的人逐渐成长,新学说才逐渐取 得其统治地位。多么可怕的事实!而今天的中国足球,那些冥顽 不化的九斤老太基本退出实践舞台,连普通球迷都开始以先进的 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进步可谓惊人。

  批评李金羽是因为他做为前锋没有按战术纪律的明确要求去 干扰对方后腰的拿球;批评孙继海是因为在2:0领先科威特的局 面下他冒然助攻。

  霍顿对于整体防守之苦心可以上述事件中窥得一斑。而他的 苦心确实也从中国队的战绩中得到了回报。

  再者,霍顿以一个外来和尚的特有地位,用米汤调养滋补了 备受创伤的中国足球。如十强赛后的中国足球如重病号,脾胃虚 弱,只宜流食,不宜腥荤。霍顿开出的流食就是谨慎地选择交战 对手、时间,绝不在他认为不适合的时机贸然去打无意义的友谊 赛。因为有职业联赛的背景,显然他认为相对于扩大比赛经验中 国足球更重要地是从有准备的胜利中积累信心。同时,除去上述 三次批评队员外,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机会去赞美手下的队 员。从最初的马明宇强过中田英寿到最近的中国国奥亚洲第一, 说得我们这些当家长的都不知该不该乐。还有他绅士般的教练风 格不但有助于培养队员的自信,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人格。这一 点同样对于东方的足球文化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恕不赘言。

  这是一个走南闯北、经验丰富、冷静而深刻的赌徒,中国足 球已将筹码全部交到他手里,进行本世纪末中国足球的最后一次 豪赌。我愿意用全部的心情陪霍顿先生去赌这一把,毫无保留。 看到此处,你是否同意应该再次向霍顿先生致敬?

  说来也怪,霍顿先生几乎把英国人所有的优点都带来了,虽 然我们对英国人没有太多好印象。但是霍顿并非完美,他工作的 缺陷何在?或者说有什么东西他根本做不到?这将是本文的姊妹 篇将要讨论的:为什么要对霍顿先生说再见?




热点专栏 --> 奥运预选赛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 > 体育沙龙网友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