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视频直播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甲A竞猜 | 奥运足球预选赛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 > 体育沙龙网友 > 新闻报道
 


大姐:关于足球比赛的心理问题(续一)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10月7日 17:59 体育沙龙网友

  上接"有关竞技心理的一些Key Words"(1)潜意识。

  (2)心态。"心态"这词好象是近几年时兴起来的。10年前 我们没有讨论过。足球比赛是双方实力的较量。在技战术实力差 距不足以悬殊到某方百战百胜的情况(如中国对马尔代夫之类) 下,能否爆"冷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战双方的心态。

  巴西人的技术实力几乎可公认为世界第一,但在世界杯比赛 中常常落败于与自己技术实力相差不大或稍逊一筹的对手,我看 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心态问题,即心里压力过大。据我的观察和 分析,较易制胜的比赛心态有两种:一种是放松的"游戏心态", 另一种是怀有"强烈取胜欲望"的心态。前者的典型是美国队,美 国国民不大重视足球,美国人又大多比较"乐天",所以无论是大 赛期间还是比赛过程中队员的心态都相当放松。美国队大概是二 流队中"爆冷"次数最多的队,原因大概就在这里。而后者的典型 在世界上是德国队,在亚洲足坛则是韩国队。这两种心态看似对 立,实际上我觉得有点象伟大领袖毛主席说的"对立统一的矛盾 "。也就是说,再是"游戏心态",也需有取胜欲望,没有取胜欲 望的人是无论如何难以"爆冷"的。

  另一方面,单凭"强烈的取胜欲望"而不会调整心态、缓解心 理压力,也会造成蛮干、急噪或失常的现象。不过,这种"对立 统一"也有个主次,譬如要在决一死战的形势下玩点"游戏心态" ,在美国人有可能,在韩国人是绝不可能的。林彪当年打日本时 (好象是)说过的一句话在文革中常被红卫兵引用,曰:上战场, 枪一响,老子下定决心,今天就死在战场上了(大概是这意思)。 1998世界杯亚洲区最后一场日本和伊朗的决战我无缘看到,听观 看过此赛的朋友讲,日本队绝对是"杀红了眼",非要拿下来不可。 在我想象中正是林彪描述的那种气势(否则他们怎么斗得过伊朗 )。我们中国也不是没有这种案例。苏永舜时代对沙特4:2反败 为胜,高丰文时代客场2:0赢日本,沈阳战役2:0赢伊朗,都是 很好的战例(可惜现在总看不到这种激动人心的比赛了)。像中 国这样几亿人民关心足球,有人还往往想借此来振个"国威"什么 的地方,一味强调给队员"减压",说些"力争取胜,但输了也没 关系"之类的话,无非是自欺欺人(一共四场球,每场都是关键 之战,况且四年才轮回一次,你说"没关系",现实吗),结果只 能是表面上的"放松",实际上的紧张。所以就不如索性把功夫花 在刺激队员产生更强烈的"取胜欲望"方面(这方面国内作得比较 好的是老金,人称"政委",况不知这种"政委"式的鼓动方式也是 有其心理学依据的。可惜老金赢的大都是些非重要比赛)。男子 汉大丈夫走上国际赛场,首先要有那种"老子今天就死在战场上 了"的气概,在此基础上,谈调节心理、"减压"之类才有意义。




热点专栏 --> 奥运预选赛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 > 体育沙龙网友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