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视频直播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甲A竞猜 | 奥运足球预选赛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 > 体育沙龙网友 > 新闻报道
 


碧瑟:中国会产生球星吗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10月11日 16:41 体育沙龙网友

  --评中韩、中巴之战

  世界足坛上的球星,我们可以如数家珍地说出许多个来。这 些球星之成为球星,除球技外,无不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他们 都具有鲜明的个人化的运动个性,或者说是天才,足球是一个强 调整体配合的运动,但他们不会在这整体中泯灭自我,丧失个性, 相反,所谓的整体是在所有球员的个性的完全的舒展和释放中实 现的,即使在一个平庸的整体里,也是极力激发球星的个性和才 华,方始获得最终的辉煌,如同马拉多纳之于阿根廷(86年)。 第二个特点是,他们无不是在重大的赛事中脱颖而出,又无不是 在重大赛事中经受考验,而成就其个人及其整体的霸业,而成为 一个城市的象征,一个国家的民族英雄,远者如马拉多纳,近者 如舍辅琴科。

  中国有球星吗?我的答案是,直到目前为止,没有。即使我 们把范围局限到三流的亚洲的足球环境里作比较,我仍然找不到 一个真正的球星。翻开历届国家队的名单,也有许多我们所津津 乐道的球员,但他们不是英雄,充其量,他们不过是鞠躬尽瘁, 死而后矣的劳模。反观这届国奥队,无疑的,张玉宁是这群毛头 小伙中的天王巨星,遗憾的是,他不过是现代包装术的杰出作品, “虎趟羊群”中的“玉树临风般的潇洒一击”,扮相够cool,赢 得了追星少女的哇声一片,而同一“次轻量级”的较量中的疲软 不迭和虚汗涟涟,又令少女们心下恨恨。我们常说,“遇弱不强” 和“遇强不强”乃奋斗者之大忌,张玉宁二中其一,对他个人而 言,此幸耶?对中国足球而言,此不幸耶?我只能说,对中国足 球的商业运作,大幸也!

  张玉宁又是最讲性格的,只不过他的“性格”不过是把生活 中的脾气带到了球场上,他的“性格”没有实力支持,没有底蕴。 马拉多纳吸毒,枪击记者,他仍然是“老马”;罗那尔多绯闻不 断,他仍然是“耳朵”;韩桥生昏话迭出,怪语连珠,他仍然是 “大嘴”,脸皮厚,是他的实力。实力!实力!所幸的是,要实 力,不要这所谓的“性格”,乃全民之共识。

  然则中国会产生球星吗?抱歉的是,我的答案仍然是,不会。 是的,是的,这一代的球员中不乏天才或者天赋杰出之辈,而我 喜欢的张效瑞和李金羽乃此辈之代表。但是,在现今中国的足球 哲学及其操作规范下,中国不会产生真正的球星。

  黄健翔说的好,中国足球乃出线足球。二十年来,中国足球 的唯一目标就是出线,而出线之后是否0:5惨败是否32强殿底, 那照例是不管不想的,出线,乃是扬国威、雪国耻之壮举。五十 大庆,中国足协提出的口号就是“出线才是硬道理”。足协如此, 舆论如此,民情如此。出线、雪耻,是中国的足球哲学。在这种 哲学指导下,种种奇谈怪论诸如“保平争胜”、“客场小负争取 主场大胜”、“比分落后队型不乱”,种种阴谋传说诸如“裁判 陷害”、“抽签猫腻”之出笼就不觉奇怪了;有了这种哲学,即 便场面难看,队型呆板,打法单调,进攻乏术,我们仍可以言不 由衷地说“中韩差距由3球缩小到1球”;有了这种哲学,即便我 们与韩国比小分而窝囊出线,我们仍得叫霍顿一声“大爷”;有 了这种哲学,已被实战证明无能的霍讲师是不必换了,因为霍爷 说了,中国在亚洲第一,国奥不仅出线,而且能在奥运拿牌。我 们不需要漂亮的比赛,我们只需要出线。

  张效瑞在天津泰达队里,是场上的灵魂,进攻犀利,盘带灵 巧,中场组织极具攻击性,经常有天才的极富想象力创造性的表 现,是中国最有天赋成为球星的人物,但在霍顿看来,他“是名 进攻型选手,防守能力稍逊。而足球队是靠一个整体去赢得胜利, 因此整体的组合要比个人发挥重要”。整体,整体,成了霍顿抹 杀个人天分的借口,在霍顿从英国甲级队带来的讲义中,没有天 才、创造性、想象力这些词汇,他需要的是如同流水线上分毫不 差的一个个螺丝钉,任你才高八斗,在我霍爷眼里,一钱不值。 嘿嘿,可怜的张效瑞,你可有“既生张小爷,何生霍大爷”之叹? 你可有“人在屋橼下,不得不低头”之叹?你可有“青春老去, 时光不再”之叹?呜呼,我为你扼腕!

  今天的中国与巴林之战,再次证明了这一切。其实,这场比 赛的进攻套路仍嫌单调,两次进球,一是边路沉底传中,一是角 球,并不是绝对的机会,完全是李金羽的灵光闪动,把握住了这 稍纵即逝的机会,不可思议地一蹴而就;下半场换上张效瑞之后, 我们看到了以前在热身赛中难得一见的中前场的传切配合,与霍 顿所热中的英式冲吊打法大异其趣,更具攻击性,更流畅,中场 更具威力,张效瑞更在前场策动了一次极具威胁的攻势:由张效 瑞在中路直传李铁,李铁直塞对方防守队员身后,李金羽起动突 破,形成单刀。这一连串流畅的、令人赏心悦目的短传进攻,可 说是全场最为精彩的进攻配合,倘若最后一击成功得手,则完美 得足以写进足球教科书(那么,霍先生的讲义中,将不再仅有高 空作业,而又有了下三路的精妙的进攻套路,而他作为国足主教 练的能力也将更令人信服)。但是,由于张效瑞上场机会太少, 在本场比赛中与队友的配合仍显得生疏与生硬;另外,也由于霍 顿固执的个性,按照其一贯的换人套路(与中韩首仗毫无变化), 用张效瑞换下左路的黄勇,把肇俊哲调到左路,以张效瑞充当右 前卫,正如我在10月3日中韩赛后所说,张效瑞的特点是在中路 的隐蔽灵巧的盘带而不是边路靠速度的强突,在边路并没有充分 发挥其威力。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上上周意甲Lazio & AC milan之战, Lazio 3:1领先之后以4:4战平,而他们完全可以在领先后全力 防守,相反,他们却大举进攻,而且这已经是他们在艾里克松的 带领下第二次在主场3:1领先后为对手逼平,要是在中国,艾氏 不被球迷的唾沫淹死才怪,但是他们却为全世界的球迷奉献了一 场精彩绝伦的比赛,他们也得到了罗马市球迷和媒体的赞扬。赛 后,AC milan 的主教练说:“这是一场不同于这个时代的比赛, 足球不再受战术的束缚,……我却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比赛出现, 这样的比赛提醒我们什么是足球的本质。”我心里在想,如果要 分流派的话,艾里克松是浪漫主义的唯美派,而霍顿是现实主义 的教义派。

  请不要误解,我并不是主张不要“出线”,不要防守。作为 一个中国人,谁不希望中国队能到世界杯去潇洒一回(当然也不 排除出巨资替人家抬轿子的可能)?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也不希 望“黑色九分钟”再次重演。但是,我们要“出线”,我们也要 漂亮的比赛。

  没有漂亮的比赛,我们能产生球星吗?




热点专栏 --> 奥运预选赛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 > 体育沙龙网友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