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视频直播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甲A竞猜 | 奥运足球预选赛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 > 《足球》报 > 新闻报道
 


董路:霍顿真那么蠢?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10月14日 17:07 《足球》报

  “解放霍顿”的良好初衷,看来很难真正实现。“九强赛” 刚刚赛事过半,有关对霍顿的建议、指责早已铺天盖地。

  但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绝大多数评文化的基础是建筑于霍 顿执教的外在表征(比如,平行站位的阵型或模式化的打法),而 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试着去推测与解析一下作为“当事人” 的霍顿在执教过程中,为什么会体现出我们看到的那些外在表象? 他真正的想法与初衷是什么?这样,对于霍顿的执教,我们可以 大体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外”,然后再品头论足,都会更 有的放矢、理直气壮一些。

  必须首先明确的三点

  首先,霍顿也是“人”。

  霍顿也是人,也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作为一名足球教练, 他的执教也不可能达到炉火纯青、至善至美的程度。

  其次,霍顿至少是一名有一定水准的教头。

  霍顿执教的水平究竟有多高?这实在很难量化。但从绝大多 数曾与其共事过的国内教头(如金志扬、迟尚斌、朱广沪)以及球 员(如郝海东、范志毅、李金羽)等人公开的评价中,肯定与接受 的成分要占据主流,这至少可以从很现实的侧面反映着霍顿有“ 一定水平”。

  第三,对于国奥队目前的战术、阵型、打法,所使用的球员 在实战中所表现出的问题与不足,霍顿不可能认识不到。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但因为霍顿“不愿自扬家丑”以及他 在实战中依然故我的“固执”,使得清醒的旁观者认为当局者的 霍顿已经完全“迷”了----居然无法发现、认清连普通球迷都能 发现的问题与漏洞!

  冷静分析,这一点肯定是不符合实际的。霍顿不可能没发现 后卫平行站位的缺陷,不可能没发现长传打法的单调,不可能不 知道用孙继海打中卫局限了其助攻的特长......那么,问题的关 键便由此产生;霍顿为何要“明知故犯”?为何要“冒天下之大 不韪”?

  霍顿也许是这么想的......

  “整体攻防、攻守平衡”是霍顿执教理念中的思想核心,其 战术打法的确定、阵型人员的安排都只能是紧密围绕着这一思想 核心而展开。

  换言之,霍顿执教中的所有举措都应当是为其“整体攻防、 攻守平衡”服务的,凡是有可能与其“整体攻防、攻守平衡”的 思路相左的举措,他都会固执地不予认同与接受。

  当然,由于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如出线的压力与球员的能 力),霍顿也不可能将自己的追求完全理想化,也会有所顾忌(比 如:偏重于防守,不轻易更替主力阵容以期稳妥等)。

  还有非常现实的一点是:任何一种阵型打法,任何一种人员 安排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也都是有利有弊的。霍顿最现实的 工作便是:最大限度地确保自己的战术与人员的部署在实战中能 成为最充分的“利大于弊”。可以说,迄今为止,霍顿执教中的 种种体现,应当是建筑在其头脑中反复进行了“权衡利弊”之后 的、至少是霍顿自己坚信的“最佳选择”。

  实际上,霍顿已经在过去的一些答记者问中,陷约体现出了 其“利弊权衡”的思维方式。比如中巴战前对为什么要坚持让不 在状态的张玉宁首先上场的解释。

  在其看来,坚持使用张玉宁很可能存在着其无法在中巴之战 中破关夺寨的“弊”,但如果他不坚持重用张玉宁,后者很可能 便完全丧失自信,甚至提早终结自己“九强赛之旅”,为国奥队 在后两场至关重要的比赛中取胜产生更大的“弊”。“利弊权衡” 的结果,霍顿当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以“小弊”取代“ 大弊”。

  再具体推测一下在有关国奥队最有争议的焦点问题在霍顿头 脑中认识。

  1、平行站位

  霍顿肯定可以洞察出平行站位阵型中存在着防守中缺乏纵深 保护,易被对手“以点代面”突破防线的弊端,但他之所以坚持 使用平行站位的阵型,是因为他认为这种阵型所组成的防守体系 更为紧密,中后场不易产生更大的空当,虽有一定陷患,但相比 之下,平行站位的选择对稳固国奥队的防守是“利大于弊”。

  2、长传冲吊的打法

  无论是中韩之战还是中巴之战,国奥队长传急攻的打法所暴 露出的效率低、过于单调的弊端是明摆着的,霍顿也不可能视而 不见。霍顿不为所动,除了其对’98世界杯决赛所用进球方式的 分析作为理论依据之外,他势必也权衡过改变进攻打法的利与弊。 比如,如果采用注重短传配合推进的进攻方式,也许会更体现出 一种进攻的目的性与节奏控制,但进攻速度会减慢,对方易于回 收防守;中场短传配合时被对手阻断,将给对手提供非常好的反 击机会,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对于全队防守所带来的弊端,在霍 顿看来要远远大于采取长传急攻打法所带来的弊端,此“弊”大 于彼“弊”,霍顿于是选择了“小弊”。

  3、边路底线传中

  长传与45度斜吊已经成为国奥队比赛进攻中的“标志产品”。 许多圈内外人士一致认为:应加强边路下底传中(中巴之战李金 羽的首粒入球已证明了其功用)。即使霍顿是一位“传统英式打 法”的最忠实的信徒,也不可能意识不到下底传中要比直线长传 与45度冲吊更有利于“金玉组合”的门前抢点,那他又为何没过 分强调进攻中一定要“底线传中”呢?

  先把国奥队队员是不是想“底线传中”就有能力做到这一问 题抛开不谈,霍顿应当是这样认为的:底线传中的前提是边前卫 或边后卫要下至底线;另一个前提是,至少要有两三名前卫和边 后卫要在对方底线形成局部“人员密集”的以多打少,与此同时, 如果下底不成,或起球后被对方中卫瓦解而形成快速反击之势的 时候,本方实施下底传中的边前卫、边后卫即使个个是百米短跑 健将也恐难迅速回防到防守位置。因此会给自己的防守带来极大 的隐患。于是,在权衡利弊之后,霍顿可能认为:长传斜吊打法 对于进攻与防守两方面的“综合利弊”相比于注重边路下底传中 打法的“综合利弊”更趋于整体上的“合理”吧。

  4、孙继海的场上位置

  孙继海踢中卫不踢边后卫将削弱国奥队的边路防守与助攻的 实力,这是显而易见的,霍顿不可能对此不知不觉,但他可能的 想法是:孙继海司职中卫对边后卫攻守所带去的“弊”要小于其 在中卫位置上给全队后防的稳固所带来的“利”。毕竟对手十有 八九的破门得分需要在本方的中路门前完成最后一击,霍顿用最 具实力的孙继海镇守中路,哪怕以牺牲其部分或大部分的助攻特 长为代价,在其理念中肯定是“利大于弊”。

  5、张效瑞的使用

  张效瑞的特长早已大白于天下,霍顿斥之于阵容外让许多人 认为“天理难容”。霍顿也已经无数次肯定过张效瑞在进攻中的 突出作用,他对张效瑞的“限制使用”也一定是其也于“利弊权 衡”之后的结果。霍顿也许认为,用张效瑞先发上场对于全队的 进攻有“利”,但同时对全队的整体防守会产生“弊”。于是, 他选择了后者。

  列举了上述有争议的问题,并且推测了霍顿可能的思路与想 法,并不是认定(至少不是全部)其思路与相法都是正确无误的; 只是觉得霍顿不会无端地、想当然地做也某种选择和决定,更不 会认识不到自己的选择与决定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病。

  用一种换位思考,走进霍顿的大脑,了解其真正的想法,可 能会使我们对霍顿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更具有一定的背景与根据, 也更可能趋于客观与公正。

  归结为一句话:霍顿也许不是绝顶聪明的,但他也绝不像有 些人以为的那蠢。




  相关报道:董路:赢了该赢的比赛 留下两个待解的疑问
       董路:固执的人不一定是可耻的
       董路:10.3赌国奥汉城不败!

热点专栏 --> 奥运预选赛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 > 《足球》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