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晚报:国奥战术体系大崩溃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9月18日02:24 辽沈晚报 | |
中国国奥队在大马士革全线溃退。这支攻防组织混乱、技战术水平失常、进攻手段单一的中国国奥队彻底让人失望。一帮由职业球员组成的球队在业余球员组成的叙利亚队面前暴露了许多业余球员都很少犯的错误。这到底是谁的悲哀呢? 进攻缩手缩脚 尽管沈祥福在客场排出了一个自己熟悉且百试不爽的361阵型,尽管王新欣的状态完全恢复,但是国奥队在进攻的时候还是战战兢兢不能放开手脚。沈祥福在赛前提出了要注重防守,争取客场全身而退,但是这种战术指导思想在贯彻的时候却变成了缩手缩脚。 上半时的比赛可以说是叙利亚队为国奥队上了一堂精妙的进攻教学课。而国奥队在进攻的时候不敢大幅度压上,对拿球球员的接应严重不够。王新欣在前场带球的时候周围没有人接应,可以传出威胁球的区域大多是叙利亚队的球员,中国球员的身影寥寥无几。 而在对方密集防守的时候,国奥队似乎一点办法也没有。上一场比赛中两球建功的杜威已经几乎被对方冻结,每当中国队获得角球和任意球,杜威的身边总是有两名高大球员贴身照顾。而在防守的时候,叙利亚队故意在两个门柱和守门员的身边加了几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国奥队的远射和头球攻门基本失去了威力。而任意球战术乏术,缺少徐亮这样的任意球专家,国奥队的进攻除了几次被对方挡出的射门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效果。思想保守的战术策略让国奥队始终无法释放,自然也失去了主动权。 防守漏洞百出 在防守上,国奥队的表现仿佛是一支业余球队。叙利亚队的主场比赛场地长度较短,而且宽度也很窄,按照足球技战术规律,这样的场地是有利于防守的球队。但是,制定了防守反击战术的国奥队却一点优势都没有。 在第一个失球之前,叙利亚队的角球发出之后,在国奥队的后门柱居然没有安排防守球员。在这个怪异的角球开出之后,前点防守球员没能拦住皮球,也许是害怕伸脚造成乌龙的缘故,但是如果第一门柱有防守球员,也可以安全地将这个球破坏。就是这样,在前点没有保护的情况下,皮球在大门前横穿而过,叙利亚队从后门柱将球打进。 第二个失球也是不可原谅的。在沈祥福强化中场布置重兵的情况下,依然出现位置重叠,不敢果断出脚的毛病,结果叙利亚队球员在中路连续突破闯入禁区,虽然防守球员将球破坏,但是叙利亚队后面插上的球员根本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直接起脚射门得分。国奥队的防守始终没有稳定性,缺乏协调组织,人数多却阵型散,这是中国足球一直没有解决的老毛病。 首席记者刘志向张松记者姚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