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绍连:胜日本只是迈出一步 决战朝鲜切忌头脑发热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09:40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虽然代表日本出征的只是一支大学生队,虽然2比1的结果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对于中国足球来说,能够将夺冠呼声甚高的日本队挤出决赛,已经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突破----再加上朝鲜队此前已经2比0拿下了韩国队,日、韩两队“垄断”东亚运动会足球冠亚军的“历史”终于划上了句号。事实上,因为这样一场胜利,短短两天前对于中国队还是充满批评精神的媒体与球迷也一下子就转变了自己的观点,将决赛战胜朝鲜夺冠看做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当然,对于夺冠与“复仇”同时充满激情与渴望的,还有中国队
中国队出征澳门之前,人们曾经对此次东亚运动会的对手实力进行过一番梳理,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日本队综合实力最强。这也就是说,中国队要想“黄袍加身”,只要踢开日本队这块“绊脚石”,基本上也就可以大功告成了。所以,凭借着杜威的绝杀2比1拿下日本队之后,人们的这种喜悦心情一点也不难以理解。但是,在朱广沪连夜又开始了对朝鲜队新一轮研究的情况下,过早地将朝鲜队排除夺冠的行列,显然并不现实,这不仅因为就在短短的两天之前朝鲜队才“痛击”了一次中国队,而且从其与日本队一样2比0拿下韩国队的表现来看,这支以东亚四强赛为班底的朝鲜队,其实才是最有理由成为中国队最大“障碍”的球队。 对于中国队在和朝鲜队于小组赛最后一役中的表现,很多人都感到相当的失望,批评与责骂的声音甚至直到中国队战胜日本队之后才终于停息了下来。在很多人的眼中,中国队小组赛1比3不敌朝鲜队,不仅是中国队实力欠佳的一个反映,也是主教练朱广沪指挥水平值得商榷的一个折射,尽管中国队在那场比赛的首发阵容中派出了8名之多的“替补球员”。更为值得玩味的则是,在淘汰日本队之后,很多人似乎又一下子就又变得对中国队信心百倍起来,突然有些将朝鲜队不再放在眼中了,虽然谁也没有办法证明只要中国队派出主力之后便一定就能“扭转乾坤”。应该说,对于那些习惯于非此即彼思维方式的人们来说,这样的“理解”一点也不奇怪。虽然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种跳跃式的思维转变也许是最要不得的一种习惯。 当然,从排兵布阵与调兵遣将的角度来看,中国队再战朝鲜队,不仅可以尽遣主力,而且至少还占有这样一个不大不小的优势,那就是朝鲜队的主力基本上都是已经连续参加两场“真刀真枪”的“恶战”了,其体能的消耗显然在中国队那些休息了一轮的球员之上。在东亚运动会组委会竟然莫名其妙地将足球比赛的半决赛与决赛安排在两个连续的日子里进行的情况下,不将队员的体能因素考虑在影响比赛的因素之一,显然是并不现实的。所以,6日下午的决赛,对连续参加了中超联赛、十运会的中国球员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对同样已经殚精竭力的朝鲜队来说更是一个“极限挑战”。 不过,在看到中国队这种“优势”的同时,也同样应该看到朝鲜队的“优势”之所在----由于这是一支以东亚四强赛阵容为班底的球队,因此,其球员之间相互配合的默契程度显然在中国队之上。实际上,小组赛中朝鲜队能够后来居上,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于15分钟之内连扳三球,便与他们在技战术配合上的相对更为娴熟有着颇为直接的关系----中国队的防线当时正是在对方连续成功的倒脚之后,才“一不小心”被对方撕破的。 可以肯定地说,尽管朝鲜队已经被很多人看死不具备“王者气”,但是,至少它的整体实力与中国队是在伯仲之间的,再度遭遇,谁胜谁负不仅都是正常的,甚至再度出现3比1那样相对较大比分的可能性都已经大大减小。不出意外的话,中国队与朝鲜队的决赛对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也许就是中国队与日本队在判决赛中表现的翻版----双方都不是有很多必然的得分机会,在拉锯战中,真正比拼的,其实是哪一方犯的错误会更少一些;而且,在阵地战可能都难以撕破对方防线的情况下,对定位球机会的把据与利用,才是两队真正的“撒手锏”。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组赛面对朝鲜队之时,尽管朱广沪当时在调兵遣将方面明显有着更为长远的设计与考虑,但在输球之后,他还是受到了诸多的批评与质疑。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在时隔短短三天之后的中朝再次遭遇,不仅将决定着本届东亚运动会颇为重要的的男足金牌的最终走向,而且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对于朱广沪执教水平与方式的重新评价。成王败寇,在足球比赛中其实只有一个“真理”,那就是赢球。尽管对于这支中国队来说,通过实战为2008年奥运会发现并锻炼人才其实才是其“终极目标”。(许绍连) |